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李源潮同志,對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一些地方選派機關干部到非公有制企業掛職鍛煉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進行跟蹤、總結和推廣。
選派機關干部下到地方去掛職鍛煉,包括到農村去幫助工作,并不是新鮮事;但到非公有制企業去掛職鍛煉,則不多見。這是一種創新之舉。新就新在它是一種新生事物,新就新在我們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越來越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這一領域,并把它當成體制內的單位一樣看待,一樣地給予關心、幫助和支持。這是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思想跟上形勢發展變化的表現。時至今日,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已是今非昔比,在我們黨治國安天下的“郡縣”層面上,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主體;就是從省份和全國更高層次、更大范圍來看,它們的比例和總量也在勢不可擋地不斷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明確提出要抓緊在這一領域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要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切實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一些地方黨委,更是把這一領域的黨建工作作為基層黨建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號工程”來抓,這決不是偶然的。我們應該仔細想一想:如果至今我們還固守幾個傳統的、比較好搞的基層黨建工作領域,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不去勇敢地開辟富有挑戰性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這一黨建工作新領域,那就會嚴重脫離實際;我們的思想認識就會跟不上客觀形勢的深刻變化,抓基層黨建也就沒有真正抓住關鍵之處。筆者以為,不重視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際上就是脫離了科學發展的大局和中心。
抓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目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許多企業缺乏黨員、黨員骨干和高素質的黨組織負責人。選派機關干部到非公企業掛職,正好可以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有的同志可以到那些沒有黨組織的企業去,幫助把黨組織建立起來;有的可以到那些已經有黨組織的企業去,幫助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下派干部可以利用機關和自身各方面的優勢,直接為企業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貢獻才智,為企業的科學發展出謀劃策。一大批機關干部到第一線去抓落實,就能更好地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實現“十二五”規劃奮斗目標。同時,非公企業也會感到溫暖和振奮,感到在他們奮力爬坡的時候,各級黨委和政府給予他們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增強他們攻艱克難的勇氣和信心。
從更深遠的意義來看,選派機關干部掛職非公企業,將十分有利于大大提高我們黨執政的上層建筑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克服“官僚化”和“機關化”傾向。機關干部長期呆在大樓里,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不直接接觸矛盾和問題,他們處理復雜事情的能力,應對困難局面的能力,具體抓落實的能力等等,就會弱化、退化。特別是,他們敢于挑當、敢于負責任的精神也會弱化、退化。這個問題決不能小看。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贏得天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經過“血與火”考驗、能征善戰的優秀干部。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治國安天下,同樣需要一大批經過“血與火”考驗的優秀干部。那么,在和平時期、新的歷史時期,“血與火”考驗的戰場毫無疑問在基層。而在非公有制企業這一領域工作,要付出的很多,工作的難度、緊張程度,包括心理承受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充滿著激烈的競爭性、挑戰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新時期最能鍛煉人、最能考驗人的“血與火”的戰場。機關干部到這一領域去掛職鍛煉,一定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和體驗;也許他們一年感受到的東西,要比在機關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年感受的東西都可能多得多。他們會親身體驗到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艱辛和不易,會對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對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漫長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所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更深刻、透徹的理解。他們就不會脫離實際、養尊處優。他們中的許多人,將來就可能成長為各級黨委和政府乃至黨和國家的棟梁之才。與此同時,我們黨也由此打通了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一條重要聯系渠道,這對今后影響和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和非公經濟的健康成長,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是一場偉大的實踐活動,它為每個人提供了鍛煉和展露才華的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抓緊選派大批機關干部到非公企業掛職鍛煉。這項工作要簡化操作程序,不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無須搞層層開會、制定文件,這樣做也許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都還下不去。其實,只須有關部門動員,機關干部報名,然后與非公企業進行對接,這樣就可派下去了。下派干部既要有縣級、市(地)級的機關干部,也要有省級和省級以上的機關干部,掛職時間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二年、三年甚至更長時間;形式可以是完全脫產下去,也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到所聯系的企業去,總之應該靈活多樣。
綜上所述,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我們就是要鼓勵各級機關干部紛紛走出大樓,深入到科學發展的第一線,去真抓實干,去建功立業,去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