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視界
朱朦 李德波 張宗玟 | 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對策建議
| |||||
| |||||
編者按: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源領域碳排放總量大、占比高,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公司能源業務部成立了以張宗玟等部門領導為核心、以青年黨員為骨干的“3060”研究小組,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戰略,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碳排放和水電、新能源、核電、儲能、煤炭等方面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促進研究成果的應用,本公眾號將核心研究成果以系列文章的形式陸續刊發,供業界同仁參考。 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對策建議 朱朦 李德波 張宗玟 摘要:推動煤炭消費達峰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推動煤炭消費達峰的過程中,我們將面臨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用能成本、社會穩定、轉型發展等諸多方面的挑戰。針對主要挑戰,文章提出應遵循社會發展階段現實,積極有序推動煤炭消費達峰,堅持節能優先總方略,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提升能源轉化效率,積極推動煤炭及下游耗煤企業平穩轉型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碳達峰;碳中和;煤炭;消費達峰 Abstract:Promoting the peak of coal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China to achieve carbon peak and neutral target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eak of coal consumption, we have to deal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security, energy cost, social stabilit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tc. In response to these major difficulties,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our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strategically promote the peak of coal consumption, prioritize energy conserva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in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mpro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actively promote coal and downstream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uch as the steady transformation of coal-consum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Carbon Emission Peak; Carbon Neutrality; Coal; Peak of Consumption 我國是世界上能源消費第一大國,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力爭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既是我國履行大國責任的切實表現,也彰顯了我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歷史擔當。我國由化石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總量為100億噸左右,其中煤炭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75%左右,其次為石油和天然氣,占比分別為14%和7%[1]。煤炭作為高碳能源,推動煤炭消費達峰、降低煤炭消費強度,是實現碳排放達峰的重中之重。做好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工作,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系統性思維,應對在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用能成本、社會穩定、轉型發展等方面的挑戰。 一、煤炭消費盡早達峰面臨的挑戰 (一)經濟發展方面 從國際上來看,目前已實現碳達峰的國家大多是發達國家或后工業化國家,美國和歐盟都是在能源消費總量達到峰值同時碳排放量達峰,而后呈現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雙下降。2007年,美國能源消費達峰,同年碳排放達峰,2019年碳排放較峰值下降15.6%;2006年,歐盟能源消費達峰,且碳排放達峰,2019年碳排放較峰值下降22.4%[2]。然而目前我國還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中后期,經濟仍處于中高速增長階段,“十三五”期間,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速度[3]支撐了國民經濟中高速增長。根據相關資料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要維持2.2%~2.5%的能源消費增速??紤]到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能源消費結構現狀,要在推進發展的同時實現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較大挑戰。 表1 各國碳排放達峰時間和承諾實現碳中和時間[4][5] (二)能源安全方面 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就要求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速度進一步加快,新增能源需求主要通過油氣增量和可再生能源增量補足。長期以來,我國油氣增儲上產難度較大,對外依存度高,2020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至73%和43%,提升油氣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會進一步提高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電力系統,在沒有可靠的技術支撐和合理的解決路徑前,勢必會影響電力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帶來較大挑戰。煤炭雖然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將逐步減小,但其承擔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兜底保障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對煤炭行業本身的調峰保障作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用能成本方面 隨著火電定位從主體電源變為保障新能源消納的調峰電源,煤電發電小時數會進一步減少,輔助服務需要合理的回報機制,從而導致發電成本上升。然而雖然新能源發電已進入“平價上網時代”,但新能源的平價上網并不等于平價利用,由于新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不穩定性,隨著新能源占電力系統比重不斷提升,其對電力系統的影響將持續加深,新能源的消納成本(含靈活性電源投資、系統調節運行成本、電網建設成本、監測投入等)[6]還將進一步提升。在相關技術沒有突破之前,伴隨新能源接入電網比例的提升,我國將迎來用能成本全面提升的挑戰。另外,隨著煤炭在能源系統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更為凸顯,為實現彈性、靈活保供,將來若很大一部分煤礦將轉變為調峰儲備產能,隨之也將造成生產成本上升問題,在停產減產期間,礦井仍須輔以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保證礦井供電、通風、排水和安全監控系統正常運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礦生產成本。 (四)平穩過渡方面 煤炭生產消費相關行業多年來承擔了廣泛的社會責任,企業普遍存在從業人員基數較大,資產負債率較高等問題。截至2020年底,大型煤炭企業從業人員仍超過200萬,煤炭企業虧損面達32.98%,且多數煤炭企業處于保本微利狀態,規模以上和大型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6.1%、69.9%[7]。煤炭消費盡早達峰,會加劇煤炭企業員工失業風險,造成社會穩定相關問題;另外部分未達到服務年限的煤礦提前關閉退出、部分在建煤礦無法正常轉入生產階段,會進一步擴大涉煤企業虧損面,且將影響金融機構對涉煤行業的信心,造成涉煤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五)轉型發展方面 目前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多數仍依賴煤炭產業為基礎搭建,多個市、縣煤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較大,經濟發展路徑依賴較強,相關企業人才結構較為單一。煤炭消費達峰越早實現,地區整體產業調整、企業相關人才培育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就越大,如何穩定實現產業轉型和產業替代,將是未來一個時期西部地區面臨的重點問題。 二、對策建議 (一)遵循社會發展階段現實,積極有序推動煤炭消費達峰 生態環保工作的推進不能脫離相關實際,對“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的達成不能以犧牲我國能源安全,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為代價。推動我國煤炭消費達峰,關鍵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系統性觀念,要著眼資源稟賦現狀、經濟可承受范圍、技術發展進程,不能脫離國情和發展實際,也不能完全受國際要求影響;既要作為工作重點下大力氣推動,也不能操之過急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有順序、分步驟推進相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產業發展現狀和衍替規律,推動東部發達地區煤炭消費率先達峰,為西部地區產業轉型留出適當空間,最終實現全國煤炭消費總量達峰。 (二)堅持節能優先總方略,全面阻止“為耗能而耗能”的產業發展 過去10年,通過努力,我國實現了單位GDP煤耗減半,實踐證明,通過節能降低煤耗,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具有較大潛力,也是碳減排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要把節能貫穿于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耗能行業節能管理,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繼續健全能效標準,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限制。合理引導產業轉型路線,嚴控如虛擬貨幣挖礦等高耗能的所謂新興產業發展規模。全球因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約為1350億度,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為提高當地電力消耗,拉動地方經濟和就業水平,引入了大量的虛擬挖礦項目,目前我國的比特幣算力約占全球的79%[8],這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的碳達峰進程。下一步,應全面清理整頓目前已建成的“虛擬礦場”,合理有序控制數據中心建設規模,防止打著建設數據中心的旗號,實則繼續進行虛擬挖礦。 (三)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提升能源轉化效率,降低用能成本 比起“談煤色變”,過快壓減煤炭消費總量,應更加重視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通過技術升級和總量控制“雙管齊下”,降低煤炭消費強度,減少碳排放。國際能源署分析指出,截至2050年,提升能效和新能源利用將是全球能源系統二氧化碳減排的最主要途徑,其貢獻率分別為37%和32%,遠高于二氧化碳捕獲利用與封存(9%)、核能(3%)等措施手段[9]。因此,一方面要加快高效率低成本風光發電、大容量長壽命儲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電力系統智能穩定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促進可再生能源高效率高比例消納,保障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保障電價綜合成本可控。另一方面,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煤炭轉化利用效率,持續開展煤電發電超低排放與節能技術改造,降低單位發電煤耗;積極推行智能控制與先進用能技術,提升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耗煤行業用能效率,通過效率提升,降低煤炭消費強度,壓減總量需求。 (四)推動煤炭生產消費相關企業轉型發展,避免社會穩定及資金鏈斷裂問題出現 加強煤炭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協調,做好整體的產銷平衡銜接,避免煤炭相關行業“無緩沖”過快退出,逐步實現彈性供應,避免行業惡性競爭和短期供應過緊現象;把握碳達峰前這一關鍵時期,切實減輕相關企業負擔,注重煤炭及下游耗煤行業加快資本積累及優質資源投資,為煤炭消費達峰后行業轉型做好資金、技術、人才各方面的儲備;鼓勵發展煤炭礦區碳匯,支持地方政府與煤炭企業共同實施礦區生態環境再造工程,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控制相關行業投資規模及強度,避免企業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高;鼓勵煤炭企業積極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變,實現轉型發展平穩過渡。 (五)提升煤炭彈性供給質量,實現更高水平的煤炭供給動態平衡 加強煤礦智能化建設,開展礦井彈性開采相關技術攻關研究,適當賦予安全隱患小的露天礦一定額度彈性供給增量產能,作為調峰儲備產能,在供應緊張時予以釋放,并給予調峰煤礦適當的調峰成本、利潤回報。 參考文獻 [1]張宏.在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構建煤炭發展新格局與碳減排行動路徑[N].中國煤炭報,2021-01-12. [2]BP. Energy Outlook: 2020 edition[R]. Britain:BP, 2020.12. [3]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1[M].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 [4]Crippa, M., Guizzardi, D., Muntean, M., et al. Fossil CO2 emissions of all world countries[R]. Joint Research Centre, 2020.09. [5]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邁向2060碳中和——聚焦脫碳之路上的機遇和挑戰[R], 北京,2020.03. [6]碳中和 中國的雄心與軟肋 [EB/OL].新浪網,2021-02-02.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1-02-02/doc-ikftssap2480687.shtml. [7]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2020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R],北京,2021.03. [8] Jiang, S., Li, Y., Lu, Q. et al. Policy assessments for the carbon emission flows and sustainability of Bitcoin blockchain operation in Chin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1938 (2021). [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R]. IEA, Paris, 2019.11. 注:原文載自《中國能源》2021年第7期,本次發表有改動。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 |||||
相關鏈接
- 吳泳妍 胡新宇 申曉鵬 | 高速...2021-10-08
- 陸君明 趙瑞晨 | 我國發展山地...2021-09-24
- 楊帆 夏榮立 楊威 | “雙碳”...2021-09-15
- 孔維鋒 | 回顧與展望——我國空...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