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權威解讀
深刻認識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 |||||
| |||||
深刻認識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求是》雜志評論員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p>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闡明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深刻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從2023年在地方考察時提出“新質生產力”,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政治局集體學習時作出系統闡述,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標準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帶有根本性的標準。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堅定不移推動生產力發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相對于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就體現在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產力。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曾提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僅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推動我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高度重視生產力標準,始終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一以貫之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生產力水平實現了巨大提升、突破性發展,形成了生產力發展的新的質態。針對這種新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同時,也要看到,制約高質量發展因素還大量存在,比如,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業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優”問題,生產和生活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都很大,等等。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形成新的產業、新的模式、新的動能,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歸根結底,就是要在生產力水平上實現更大突破、更大發展。這給我們的理論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需要進一步深化對新質生產力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指明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體現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和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的深刻把握,是對我國經濟建設規律的深刻總結,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我們必須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并用于指導實踐。 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指明了新質生產力的特征、基本內涵、核心標志、特點、關鍵、本質等基本理論問題,為我們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把握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深刻認識創新在提高生產力中的關鍵性作用?;仡櫄v史,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到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再到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顛覆性的科技革新,帶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躍升,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一些國家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難得機遇,綜合國力迅速增強,甚至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帶動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重大技術變革。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新質生產力應運而生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代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方向、新趨勢,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在生產力發展中取得領先地位,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占據發展先機,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發展主動權。 馬克思指出,“生產力,即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產物,是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這種提升是整體性的、根本性的,作為其構成要素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必然也有新的內涵。就勞動者而言,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與新質生產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簡單重復勞動為主的普通勞動者,而是需要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就勞動資料而言,作為“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隨著原創性技術、顛覆性技術的發展和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新型生產工具將產生,舊的落后的生產工具則會逐漸被新的先進的生產工具所代替,這也是體現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就勞動對象而言,勞動資料的改進和廣泛運用,必然會帶來勞動對象范圍的擴大,不僅包括傳統的自然界物質,而且包括數據等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非物質形態。 生產的各種要素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不僅體現為各種要素的創新發展,還體現為生產要素結合方式的創新發展。隨著新質生產力中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發展變化,三者的優化組合也將會發生革命性變化,帶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產關系的革命性變化,需要形成新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對其加以保護、解放和發展。不斷改革和完善生產關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體制機制,是促進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 總之,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新質生產力不是傳統生產力的局部優化與簡單迭代,而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必將帶來發展方式、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我們在新賽道上不能掉隊”,“要奮起直追,努力實現并跑甚至領跑”。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催人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實現生產力的現代化。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進一步增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本領。 ——加快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加快產業創新。產業是生產力的載體,科技成果只有產業化才能成為社會生產力。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加快發展方式創新。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加快人才工作機制創新。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創新人才。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 |||||
相關鏈接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3-26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3-19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3-12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3-05
- 區域發展與規劃業務部2024年業...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