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內蒙古西部北風呼嘯,彤云密布,大雪紛揚,大地白茫茫一片,不知天地盡頭。
2012年12月20日,中國黃金集團在包頭召開內蒙古哈達門地區成礦規律研討會。室外飛雪滿天,已近耄耋之年的中國科學院李廷棟院士正熱情談論:“我覺著黃金集團和咱們鑫達公司這些年對黃金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現在的目標非常宏偉……根據對哈達門地區成礦規律的初步認知,區內遠景資源看好,黃金儲量有望成為繼膠東、小秦嶺之后的中國第三大基地!”李老一語既出,道破了這層蒙在哈達門地質研究人員心頭二十余年的窗戶紙,與會33名專家學者向李老投去了欽佩目光,鑫達公司上下更是倍受鼓舞,信心百倍。
鑫達公司,地處京藏高速包頭西口3公里處的哈達門整裝勘查區,前身為哈達門金礦。2000年,由中國黃金集團控股82%,包頭市九原區參股18%,步入了地企共建、創新發展的快車道。起初日產700噸,地方小礦年年虧損,名不見經傳,至今日產能2300噸、年產金1.2噸、利潤1.7億、中國黃金集團綜合排名前五,“十二五”規劃年產金5噸,建成中國黃金中型基地。鑫達這兩年真是一步一個臺階:創建國家一級安全標準化,創新哈達門探礦理論成果,創立快速找礦新模式;打造國家綠色礦山,鑄造地企和諧典范,鍛造央企在中國西部的標尺……鑫達,向我們展示出一幅央企在民族地區創業和發展的新畫卷。
科學探礦,實現找礦突破
位于內蒙古包頭市西郊的哈達門溝金礦整裝勘查區,是國家47片整裝勘查重點區之一。2012年9月8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一行視察哈達門整裝勘查區時強調:“整裝勘查區探采要加大投入力度、堅持綜合研究、貫徹綜合找礦、堅持探采結合、保護好生態環境、加大和諧礦區建設力度,中國黃金集團對新區要進一步加大勘查力度,擴大企業規模,形成新的產能。”
思路決定出路。為落實好徐紹史部長指示,中國黃金鑫達公司迅速行動,加快推進整裝勘查,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為目標,全面落實整裝勘查找礦新機制,創新快速找礦新模式,整合政企、勘查單位各方優勢,以新理論、新思維、新方法、新模式展開了大規模的找礦行動。
“2012年公司組織了金礦探礦大會戰,運用新的找礦理論指導勘查工作,取得了建礦以來的歷史性突破,這不但有力證實了新的探礦理論,也大大增強了我們找礦再突破的信心。2013年公司還將再投入億元資金,與國土資源部、自治區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聯合,與勘查單位聯動,繼續開展會戰,擴大找礦成果,力爭“十二五”末實現區內金的保有資源量100噸,區域累計資源量200噸。”在鑫達公司探礦會戰現場,公司董事長袁永忠興奮地說。
據悉,2012年4月5日,國土資源部開發司副司長王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所所長王瑞江、研究員聶風軍等就整裝勘查、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赴鑫達調研,經聶鳳軍多年研究認為,哈達門區內成礦與“古陸塊的再造”關系密切,該區成礦范圍廣、成礦時間長、后期各次熱事件對成礦均有作用。“古陸塊再造成礦理論”得到了2012年12月20日內蒙古哈達門地區成礦規律研討會與會的中國科學院李廷棟院士等地礦專家的研討認同,由此表明哈達門溝金礦區礦床成因新認識得以確立。
理論成就戰略。在這次重要研討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包頭市國土資源局領導,對區內資源整合政策進行了說明,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優勢的中國黃金集團,已確定哈達門溝金礦勘查區2013年中國黃金集團重點勘查區,增加探礦投入、實現找礦新突破、搞好資源整合開發。日前,中國黃金集團與國土資源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武警黃金指揮部就哈達門地區整裝勘查區的礦權設置及探礦投入迅速達成四方意向,新一輪金礦勘探大會戰即將在內蒙古大青山西麓烏拉山群峰間展開。
攻堅克難,為祖國尋寶藏
原哈達門金礦1992年提交勘探報告后建礦,由于探礦和開采已20年,資源是不是已經枯竭?投入上億元資金搞會戰是否值得?會不會是白費力氣?曾經,一連串的質疑擺在中國黃金鑫達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面前。
礦山要發展,資源是生命線,2011年8月,中國黃金集團強調資源增儲戰略,作為鑫達公司的掌門人和決策者如坐針氈。會議結束當天,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一行分別前往中國地質科學院、武警黃金部隊廊坊研究所、武警黃金第二支隊等有關科技部門尋求合作。返回公司后緊急召開地質探礦工作會議,成立了鑫達公司地質資源部,緊接著聘請專家、學者深入礦區和礦區周圍對成礦地質體與礦體空間的關系、礦體在成礦構造中的空間分布規律進行研究。根據實地調查和資料分析研究,統一了該區地質構造對形成富礦體條件極為有利,礦床深部和礦區外圍找礦潛力巨大的認識,同時運用EH4連續電導率測量技術、圈定出主要礦脈與山前鉀化帶交匯部位是成礦最有利的部位。2011年底鑫達公司完成了《內蒙古哈達門礦區金礦地質勘查設計》,在62.34平方公里探礦權范圍內,確定了探礦靶區,提出了資源儲量為100噸的大膽預測,拉開了哈達門溝礦區的探礦背水一戰的序幕。
大青山西麓的烏拉山,古稱陰山山脈,以山巒聳峙、地勢險要而著稱,作為古代中國的軍事要地。如今這里要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奮戰,500人45臺鉆機將不分晝夜直奔“地心”鉆進!
2012年的早春三月,乍暖還寒,冰雪覆蓋的山麓在陽光照射下泛著寒光,刺骨的寒意令人戰栗。來自山東、四川、河北、吉林、浙江、寧夏等各路精英同聚烏拉山,首批27臺鉆機翻越重重山巒、克服冰雪障礙硬是如期進駐。工人們在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大山中按設計網度將鉆井平臺一鍬一鏟地平出,將一座座鉆塔矗立在北風呼嘯的山口和陡不可攀的山脊。
鉆孔定位,開鉆,鉆機在晝夜不停的轟鳴聲中直奔地心,一天、兩天、30天,50米,100米,500米……1100米,基本到了預計見礦位置,還是沒有見礦!時節已進入深秋,領導們也坐不住了,深夜驅車來到鉆井平臺;鉆工們仍在緊緊盯住鉆機運轉,細心傾聽著地層深部變化情況;新提出的巖芯還冒著熱氣,工程技術人員們仍在打著礦燈為巖芯編錄。突然,地質技術員小馬激動的叫了起來:“見礦了!見礦了!”洪亮的聲音響徹山谷。
經過化驗,32號礦體最深的ZK47-6孔,施工孔深1210米,在海拔152米的地表下1130米見礦,礦體厚度3.93米,品位1.42克/噸,控制礦體長度1620米!小小鉆孔以其方寸之間的魅力為鑫達公司一次性新增黃金儲量9噸!這一孔標志著該礦脈的深部仍具增儲潛力,礦區中又一座中型礦山誕生。
哈達門礦區仍有大型金礦的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國土資源部門的高度重視。2012年9月8日,國土資源部徐紹史部長親臨該區調研,對中國黃金鑫達公司轉變思想、依靠科學、拋棄主觀,將整個礦區作為一個新的空白區對待,精心組織探礦大會戰的做法非常贊賞。
中國地質科學院聶風軍教授在多次親臨探礦區后,總結提出的“古陸塊再造成礦理論”認為,區內礦體經多次再造,分布在礦區不同地點和深度,所以探礦方向由原來的重點突破改為現在的全面出擊!探礦工程開始不斷深入,礦體分布范圍和深度開始不斷擴大,以前認為無礦地段也發現了礦體,探礦區域開始不斷擴大,靶區也開始不斷增多,為取得探礦突破抱起一個個大金娃娃創造了條件。
在正確探礦理論指導下,中國黃金集團在鑫達公司2012年投資7518萬元,完成井下坑探1.1萬米,地表鉆探10.2萬米,槽探及民采坑調3320立方米,采樣化驗9860件,年增金資源金屬量21噸,一連串數據表明,新的成礦理論、探礦方向和探礦方法使探礦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因為有部長重要講話指引,有院士學者的理論推進,有自治區地企各方的資源整合,有群企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中國黃金鑫達公司在哈達門礦區的探礦會戰中才取得一項又一項重要突破。”鑫達公司黨委書記劉俊山如是說。
綠色發展,造就美麗鑫達
道路兩旁、樓前庭院,白楊、垂柳、桃樹、梨樹、杏樹……一簇簇、一片片郁郁蔥蔥,綠意盎然,這就是鑫達礦區。綠色鑫達、文化鑫達、品位鑫達,強烈的文化氛圍深深吸引著遠方的人。
老員工張志誠說,建礦初期,這里荒涼無比,碎石滿地,大風揚塵時遮天蔽日,難見一棵綠色植物。改變荒涼從十年前中國黃金集團的首批創業者踏足這片土地開始,第一批到此的黃金人足一落地,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不是開采,不是探礦,而是種樹!自此開始,每一屆領導班子上任,都將種樹的傳統延續下來。十年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礦區被栽下一片片樹林。2011年,新一屆的領導班子上任之后,依據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綠色礦山建設和中國黃金集團安全環保綠化美化要求,一次性投資918萬元,組織專人將兩個封閉的坑口覆土撒草籽恢復植被;對尾礦庫進行了植被復墾,動用大型設備建造護坡,平整土地,覆土種草。兩年又植各類樹木萬余株,使綠化面積達到礦區的80%。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2012年探礦會戰那么緊,為確保40余臺鉆機能夠順利進山,又要最大限度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公司上下動了大量腦筋,最終選擇了不扒山皮、不開山路、不用機械的“三不”鉆機搬家理念,靠羊腸小道進行人工鉆機搬運!數千噸的設備物資上山靠的是員工們的雙腿和肩膀,195個鉆機平臺在高山峻嶺中展布,沒有爆破作業、沒有大型機械開挖,對草場和植被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傾注的是員工們的意識和汗水。
探礦會戰中,在鉆機施工前對環境無破壞,鉆機終孔后,公司組織工人對所有鉆機平臺、泥漿池及垃圾都進行培土淹埋,然后撒草籽以恢復植被。牧民小巴圖看到自家被破壞的草坡,又長出青青的綠草,先是奇怪后是激動:“頭一回見到我家的草地破壞了還有人來撒籽種草,原來是中國黃金呀!”
尾礦渣堆放和處理一直是礦山企業的難題。2011年4月,鑫達公司投入850萬元組建了尾礦加氣塊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4.8萬立方米,每月消耗尾礦渣1千多噸,創造出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水在干旱少雨的中國西部稱得上珍貴資源,礦山開采、生產、生活離不開水資源,如何減少用水量,廢水怎樣綜合利用,鑫達公司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他們在黃金行業內率先采用尾礦陶瓷過濾干排技術,6年內節水756萬噸,減少污水處理費2600萬元;在井下污水處理方面,建設井下水選礦綜合利用系統,使礦井水重復使用率達到95%以上。生產使用過的水處理后再次用于灌溉果園和綠化帶、道路的灑水除塵等,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污水循環利用和零排放。
西郊去歲揖行人,柳暗花濃又一春。鑫達公司一直倡導中國黃金“環保扎根基,綠色提神氣,和諧促發展,科技催新機”的生態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央企責任。憑借多年不懈努力,2012年順利通過第三批國家級綠色礦山審批。“美麗鑫達”早已成為鑫達人永恒的追求。
和諧共建,勇盡央企責任
作為中央企業的中國黃金集團鑫達公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為民”理念,以改善民生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維護民族團結穩定,構建地企群企和諧,強化黨在基層的執政能力與實踐,忠實履行社會責任,鑫達公司已成為央企在中國中西部的形象窗口、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紐帶。
阿嘎如泰蘇木是包頭市九原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自治區2008年在該地區實行封山禁牧、退耕還牧、退耕還林,鑫達公司探采礦區范圍內的牧民需要搬遷。為使牧民感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惠民成果,鑫達公司全力支持牧民新村建設。2007年以來,公司每年拿出稅后利潤10%專門設立了“呼格吉樂基金(漢語意為發展基金)”,主要用于牧民新村自主建設、村村通工程、文化設施改善、養老醫療保障、牧民自主創業等。
如今從京藏高速包頭西口3公里處舉目北望,大青山腳下一片紅磚綠瓦的別墅區,這正是柏樹溝嘎查利用“呼格吉樂基金”與政府聯手建成的牧民新村——草原蝴蝶苑。74歲嘎查老書記高云鵬還補充介紹,百戶牧民新村建成后,鑫達公司每年還專門投資幾十萬元用于集體供暖供水、備用電源、物業管理,山野中的牧民住進了干凈整齊的二層小別墅,不再為吃水用電難、冬日取暖難擔憂。
鑫達公司所在地阿嘎如泰蘇木管轄的柏樹溝和阿貴溝兩個牧民村,近年人均收入穩步增長,2012年已達到4.3萬元。公司為柏樹溝和阿貴溝一鄉兩村“呼格吉樂基金”注入資金,從2007年289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超過1000萬元。據蘇木黨委書記楊軍介紹,鑫達公司堅持利益共享理念,以“呼格吉樂基金”對口蘇木、嘎查的財務劃撥資金進行分配,蘇木、柏樹溝、阿貴溝分配的比例分別是1%、6%、3%。資金到賬后,先由村委會制定發放方案,按照人口數、居住年限,將現金直接發放到戶到人。
“呼格吉樂基金”直接分配到牧民手中只是解決了當前的生活問題,鑫達公司積極配合各級政府采取措施引導農牧民自主創收致富,投資一系列配套產業。例如規模化圈養、銷售,發展旅游業與民族餐飲業相結合,在旅游區建設兒童樂園,從兒童到初中學費全免,打造蒙元文化集散地,吸引投資種羊養殖基地等。
在鑫達公司的帶動下,“泉山”金礦、“呱呱叫”礦泉水、種羊基地等其他幾家在牧區開發資源的企業,也與牧民建立了類似的利益共享機制。公司黨委書記劉俊山告訴筆者:“鑫達作為央企,通過村礦利益共享機制,成功實現了群企和諧;通過82/18%股權分配聯動經營,成功實現了政企和諧;通過員工與企業共建共榮,成功實現了內部和諧。”今后,他們將一如既往地實行村礦利益共享、政府企業聯動、定期員工走訪三項機制,從而更好地造福一方。
每年元宵節,鑫達公司都會為當地政府廣場制作大型燈展為市民送上祝福,與當地“烏蘭牧騎”表演團自編自導節目,為團拜會送上新春賀禮。蒙古族臘月廿三的“祭火節”,公司應邀與牧民朋友們一同歡慶。多年來,政府和企業和諧共建,礦山和牧民友好互動,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政企群各方和諧。
風物長宜放眼量。鑫達十年,安全標準化、管理數字化、生產現代化、發展科學化、眼光國際化,靠的就是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放眼未來,面對“十二五”末建成世界一流公司、邁入世界五百強的集團目標,身為中國黃金集團的佼佼者,鑫達公司更有義務向國際社會展示“國之大企,國之重器”的中國中央企業形象和內涵,將中國黃金的品格展現給世界人民。
?。ū疚恼抡?月17日《國土資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