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建議
沙建超 丁丹 | 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
| |||||
| |||||
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是支撐經濟社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向往的迫切需要。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數字經濟、全產業鏈優勢、大國空間紅利等均為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能源密集型制造業減排壓力巨大、要素密集型制造業發展成本優勢減弱、企業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等挑戰。應進一步把握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趨勢,增強適應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能力,聚焦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 (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座和關鍵引擎。如何維持未來較長時間內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的可持續升級,是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當前,低碳化和數字化是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兩大趨勢,是推動人類社會綠色發展的雙引擎。構建低碳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實現制造業全面提質升級和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決定性作用。 (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近年來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制造業也是碳排放的主力,其能源消費量遠遠大于農業、建筑業和生活部門,占全部行業能源消耗的50%以上。在“雙碳”背景下,制造業能耗問題和排放問題越來越突出,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重點行業和領域主要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對于實現“雙碳”目標、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三)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撐。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順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產業體系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底色。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產品結構、用能結構、原料結構優化調整和工藝流程再造,帶動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從而助力建設更加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四)塑造大國競爭優勢的重要方面。當前,氣候問題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氣候治理已成為各國提升全球影響力、彰顯國際領導力的重要領域。因此,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必將成為塑造新的大國競爭優勢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對世界的重大承諾,也是提升我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依托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契機,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搶占全球能源變革先機,有利于塑造我對外貿易新優勢新動能,從而保持我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 二、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作出重要部署。這一系列重要部署,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制造業發展的重視,指明了制造業清潔低碳轉型的方向。 二是數字經濟為先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賦能。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實現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有效推動制造業清潔低碳化改造,提高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塑造先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 三是我國全產業鏈優勢為制造業轉型提供有利條件。我國全產業鏈優勢突出,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行業的國家,擁有全球規模最大、行業最全、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可以為我國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四是大國空間紅利助力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協同推進擴大內需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各地區消費潛力不斷激發、區域互補性明顯增強、空間集聚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明顯顯現,這種強大的空間優勢已成為進一步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是能源密集型制造業面臨巨大減排壓力。長期以來,由于制造業對化石燃料有著巨大的需求,是全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且綠色轉型進展緩慢,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制造業面臨碳排放強度的“相對約束”以及碳排放總量的“絕對約束”,減排壓力巨大。 二是要素密集型制造業發展成本優勢減弱。我國制造業多處于全球產業鏈中下游,制造業部門出口優勢相當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生產要素上。隨著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制造業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步消失。 三是企業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技術創新是制造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途徑,但當前制造業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的技術創新方面根基薄弱,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技術供給不足,相關激勵政策也尚未健全,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難”“轉不動”依然是普遍現象。 三、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路徑 (一)把握好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 一是知識化。科技持續創新與生產活動技術、知識密集度不斷提高成就了現代經濟的發展。應不斷加強研發與創新,增加研發投入,促進制造業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注重人才培養,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以適應知識化發展的需求。同時,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企業整體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二是綠色化。制造業綠色低碳化發展是實現生態工業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做大做強綠色制造業,對于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新興產業的提質增效、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在產品設計階段充分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采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等,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負荷。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廢舊產品回收和再利用,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 三是數智化。制造業的數智化轉型是全方位的,不僅體現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而且體現在企業內部的全領域、產品價值鏈的全過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企業所處的全商業生態。建設數字化工廠,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引入智能裝備、智能傳感器等設備,實現設備的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能力,提升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水平。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企業與供應商、客戶等主體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提升產業鏈協同效率。 四是服務化。隨著制造業產品架構日趨復雜,用戶需求也趨于多元化、個性化,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基于制造產品的能力積累,向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積極引導制造企業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诋a品制造能力積累,向用戶提供維修、保養、升級等增值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拓展增值服務。 (二)增強適應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能力 一是切實可行的政策制定能力。應進一步制定清晰的綠色發展戰略,明確制造業各細分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階段目標、路徑與措施。逐步完善綠色稅收和補貼政策,通過稅收減免、綠色信貸、環保補貼等經濟激勵措施,鼓勵企業采用清潔能源、節能技術和環保材料。加強環境法規的執行力度,對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業企業進行嚴格監管和處罰,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推動國內綠色制造標準與國際接軌。 二是綜合成本優勢的制造能力。我國擁有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強大的制造能力,在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產品服務等方面仍具有相對成本優勢。應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降低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并通過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進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成本。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從而降低環境治理成本。 三是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的產業引領能力。加強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技術創新,圍繞制造業低碳轉型升級的核心目標,加快開發工業節能、氫能制備與儲運、零碳電力、工業流程優化、碳捕獲與碳匯等關鍵低碳技術,提高產業的綠色低碳水平。加大低碳技術的戰略儲備,聚焦清潔能源利用、高效電機、變頻調速、高效保溫、鋰電儲能等領域,開展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顛覆性的低碳共性技術攻關。推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建立一批區域性的低碳技術研發平臺、技術聯盟、技術交易市場,推動低碳技術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是產業生態的產業鏈掌控能力。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決定了我在全球生產格局中的地位。應加快構建循環共生的新產業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高碳低產企業末位淘汰制,促進工業廢物可循環利用,推動建設綠色低碳可循環的示范工業園區。同時,立足于產業園區,建立產業鏈循環共生網絡,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裝備制造、生物科技等領域打造循環型產業集群。發揮產業鏈協同創新效應,全面提升對產業鏈的掌控力。 五是關鍵要素的價值獲取能力。隨著數字技術與制造業不斷深入融合,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應高度重視制造業及相關領域數據的生產、傳輸、儲存、交易、加工、利用等環節,通過對數據要素的開發和掌控,增強制造業的競爭力和價值獲取能力。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生產管理、研發設計、組裝流程、售后服務等制造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精細化、柔性化生產。 (三)聚焦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一是深化傳統能源密集型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密集型產業低碳化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其綠色轉型需求尤為迫切。應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重復建設,開展傳統產業集群升級改造。全力推進工業清潔生產工程。健全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推行機制,引導企業改進和優化產品及包裝物的設計方案。鼓勵工業企業使用綠色、可循環包裝材料,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深入推進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等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升級改造末端治理設施,加快實現超低排放運行。 二是促進要素密集型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要素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應以實現全場景應用和綠色化生產為主要方向。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實現全場景應用。積極推行綠色制造,培育一批綠色制造典型企業。鼓勵企業進園入區,引導企業逐步淘汰高耗能設備和工藝,推廣使用綠色、低碳、環保工藝和設備,推進節能降碳改造、清潔生產改造、清潔能源替代等工藝,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加快完善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促進節能空調、高效照明產品、可降解材料制品等綠色節能輕工產品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活動。 三是加快專精特新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在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綠色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實現綠色轉型,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綠色發展,形成綠色發展的良性循環。應大力推廣使用節能裝備,其中,電氣化替代裝備、工業固廢再利用裝備等源頭控制裝備具備技術門檻和成本費用相對較低等特點,適合資金及技術人員相對有限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部署。加強碳管理,可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減少數據統計成本較高、數據收集滯后等因素影響,實現更為可靠、精準的碳核算。此外,采購低碳服務是專精特新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推動制造業向戰新和未來產業加快布局 一是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提升高效節能裝備競爭力,以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和低碳交通等為重點,強化高效節能技術、裝備與產品研發及應用。促進先進環保裝備及材料提質增效,加快發展高濃度廢水處理設備、水處理劑等專用裝備及材料,推動發展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分散式可移動低能耗、遠程運維的技術裝備。支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煤炭替代技術及設備研發。做強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聚焦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報廢汽車(電子廢棄物)整體拆解、有機固廢熱裂解等領域,加快發展高效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推動城市礦產開發、新能源綠色廢物、建筑垃圾、餐廚垃圾和農林廢棄物回收綜合利用。加強廢棄物信息平臺建設,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建立再生金屬、廢舊鉛蓄電池、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產業體系,建成國內重要的廢舊資源再生利用基地。 二是重視發展新能源產業。緊抓新能源快速發展機遇,加快構建低碳高效能源支撐體系,發展先進晶硅電池、高效光伏組件和智能逆變系統,促進太陽能集成應用技術開發,推動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利用新技術產業化。推進風能產業集聚發展,重點突破大型風電場運行維護、變流變槳智能控制、風場大數據管理等關鍵技術。積極發展生物質資源收運、成型、氣化、發電及供熱綜合利用裝置。與此同時,積極布局新興能源產業,加快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研究,探索先進儲能、氫能等商業化路徑,加快應用示范。 三是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順應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趨勢,強化技術創新、示范應用,全面推進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優化新能源整車開發流程,突破整車設計、新能源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整車匹配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全功能、高性能的整車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材料的車身及關鍵零部件。支持企業跨界協同,開展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自動駕駛云服務、智能網聯系統軟件等聯合創新,打造智能網聯及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同時,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城市配送、市政環衛、市政工程等領域應用,鼓勵開展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為載體的分時租賃、無人出租車、物流配送服務、智能泊車等商業化運營。 四是聚焦氫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開展氫能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依托龍頭企業整合行業優質創新資源,布局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支持行業關鍵技術開發和工程化應用。 本文由中咨公司外部董事余德輝指導撰寫 作者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沙建超 丁丹 | |||||
相關鏈接
- 加強量子供應鏈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2024-06-04
- 人工智能和關鍵基礎設施的風險評估2024-05-10
- 2024年一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2024-05-08
- 郭鳳鳳 等 | ?煤電靈活性改造...2024-04-22
- 反駁五大誤解 中國經濟仍在崛起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