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視界
申海燕 曹玫 | 加強轉制科研院所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的建議
| |||||
| |||||
加強轉制科研院所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的建議 申海燕 曹玫 摘要:共性技術處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是創新鏈的關鍵環節,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的根本源頭、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新中國建立之初成立的行業科研院所一直是我國共性技術供給的重要力量,1999年轉制后這類行業科研院所在經營效益、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普遍出現了共性技術供給弱化、基礎科研能力喪失、行業引領地位下降等問題,造成我國創新鏈中共性技術供給環節的結構性缺陷和缺位。當前,全球經濟艱難復蘇,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安全穩定受到威脅,亟需深化轉制院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夯實工業基礎能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共性技術;轉制科研院所;建議 黨中央高度重視共性技術研發。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2019年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要求建立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跨行業、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共性技術處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是創新鏈中的關鍵環節,在科學技術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過程中起著橋梁紐帶作用,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提升工業基礎能力的根本源頭、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 一、共性技術的概念內涵及主要特征 (一)共性技術的概念 共性技術或產業共性技術的概念最早源于1981年,西方學者Anders Granberg首次提出,共性技術是能夠完成某些功能的自然過程、因果聯系的集成;之后美國先進技術計劃(ATP)明確了產業共性技術的定義,指出產業共性技術是產品或工藝中的關于概念、部件等科學現象的深入調查,且其成果可實現廣泛應用;日本產業技術研究院認為,產業共性技術屬于基礎研究范疇,涉及標準化測量和標準化技術等方面,并提出要從產業化前景、創新風險、潛在市場應用機會及預期經濟影響等四個方面來判斷一項技術是否屬于產業共性技術;英國政府認為產業共性技術是能夠影響一系列其他技術發展的一類相關技術,其研究開發能夠使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多個經濟部門和社會部門同時受益。 國內學者一般將共性技術稱為產業共性技術,在學術研究上不作嚴格區分。徐冠華從共性技術的影響范圍出發,認為共性技術是對整個行業或產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都會發揮快速帶動作用,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一類技術;馬名杰和胡小江從技術研發階段出發,認為共性技術是一種能夠在一個或多個行業得以廣泛應用的、處于競爭前階段的技術;李紀珍等從技術層次的角度,提出產業共性技術是在很多領域內已經或可能被普遍應用,其研發成果可共享并對一個或多個行業及企業產生深度影響的一類技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將產業共性技術定義為: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夠產生普遍推動作用的一類技術,這類技術在不同行業、不同產業領域和不同區域都能夠獲得廣泛的應用。 盡管不同學者對共性技術的表述存在差異,但內涵要義基本一致。共性技術可以在一個或多個行業中應用,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廣泛的適用性和開放性,能夠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共性技術是實現技術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 (二)共性技術的特征 一是公共利益性。共性技術的準公共產品屬性,使其不僅具備了創新的個體效益,還可帶來創新的社會效益,且其社會價值、社會效益要遠高于個體價值、個體效益。一方面企業可以以共性技術研究成果為基礎,開發出適用于本企業的專有技術,提升企業創新力,另一方面,共性技術研究成果可為一個或多個產業共享,從而提升國家、地區和產業的技術競爭力。這就要求共性技術要成為可解碼知識,可以便于更大范圍內推動技術擴散和技術應用。 二是超前性和前瞻性。共性技術是“競爭前技術”,著力解決面向應用技術開發中的基礎性、通用性技術問題,是基礎研究成果邁向市場應用的首次嘗試,是企業專有技術研究和技術商品化與市場化的基礎,相比于技術創新階段取得的可直接商業化、成熟的技術產品,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 三是以服務產業發展為根本目標。共性技術是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關鍵共性技術,面向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需要,著力解決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瓶頸制約、能夠帶來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技術難題,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壓艙石,是增強產業基礎能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助推器,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新支點。 四是以市場化應用為基本前提。不同于科學研究階段的自由探索和興趣驅動特征,共性技術研發以加快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化應用為根本目標,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和任務導向,是以技術原理研究為基礎,面向市場應用進行的技術探索,是科學、技術和經濟緊密結合,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 五是以政府支持為重要保障。由于共性技術處于競爭前階段,具有準公共物品性質和外部性,決定了其供給存在一定的市場失靈與組織失靈,研發過程也會存在較高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需要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政府提前謀劃規劃,加強資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以有效降低研發風險,激發創新活力,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從世界各國實踐經驗來看,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通過財政補貼、項目支持、稅收優惠、政府采購、政策性貸款等方式,強化共性技術供給。 二、共性技術研發的重要意義 一是構建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共性技術不僅可以直接促進企業的技術開發,還可以通過“水平多元化效應”和“垂直應用效應”,降低相關技術的研發成本和風險,帶動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增強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優勢。日本電子工業的發展就是典型案例。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掌握了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共性技術后,一方面通過與其他半導體技術的融合帶動了半導體設備的發展,另一方面半導體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應用,又帶動了消費電子等下游工業的發展。由此,以共性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為基礎的新技術群和新產品群的開發,形成了日本在電子產業鏈的整體優勢,是日本在短時期內趕超美國成為電子強國的重要原因。 二是增強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基礎。共性技術是面向未來的技術基礎,能夠降低企業下一代技術開發的成本和風險,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下一代技術開發,從而幫助企業把握技術生命周期更迭過程中出現的“機會窗口”,提高企業和一國整體的動態適應性,降低被既有技術鎖定的風險,為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奠定技術基礎。因此,加強共性技術供給,推動共性技術擴散,促進共性技術和企業專有技術的融合,最大可能地發揮共性技術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對于提升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 三是引領前沿顛覆性創新的重要抓手。當代科技發展日益呈現出群體突破和交叉融合加速的特征,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工程創新與產業發展的交互促進作用更加顯著。技術躍遷和更新迭代更為頻繁,產業產品升級換代不斷加快,共性技術在帶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共性技術已成為發展創新鏈和產業鏈的重要基礎,也是不斷催生顛覆性技術、革命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加速產業迭代,引發技術范式和競爭格局巨變的根本源頭。 四是提升當前我國創新鏈水平的關鍵環節。由于共性技術具有準公共產品特點,存在市場失靈和主體缺位問題,加之我國對共性技術供給缺乏統籌規劃、創新資源分散、政策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原因,共性技術研發成為我國創新鏈的薄弱環節。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關鍵共性技術。例如,集成電路是信息時代的基石,由于我國集成電路制造裝備、材料和工藝等共性技術基本處于空白,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3000億美元,成為最大宗進口產品。工業軟件是工業制造的大腦,我國核心工業軟件領域基本是“無人區”。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市場被美國Autodesk公司、法國達索、德國西門子、美國PTC公司壟斷。計算機輔助工程(CAE)仿真軟件市場中,美國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據了95%以上的份額。我國十幾種飛機設計工業軟件均為歐美產品,航空發動機用工業軟件150種,半數以上依賴進口。 三、科研院所轉制對共性技術供給的影響 新中國建立之初,一大批面向冶金、機械、化工等行業技術進步的科研機構從無到有建立起來,逐步發展形成了我國的行業科研體系,對我國加強共性技術供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解決科研院所隊伍臃腫、管理僵化、效率低下等問題,我國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以及科研院所企業化轉制的序幕。1999年國家經貿委管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242家科研機構陸續進行了企業化轉制,形成了一批轉制科研院所。通過對部分轉制院所的調研,我們發現,轉制院所在經營效益、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但是也普遍出現了共性技術供給弱化、基礎科研能力喪失、行業引領地位下降等問題,造成我國創新鏈中共性技術供給環節出現結構性缺陷和缺位。深入分析來看,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經濟效益導向造成無心搞科研。這些大型科研院所轉制后,成為了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在這種背景下,這些轉制院所企業形成了既包括研發板塊,也包括產業板塊的雙重業務架構,產業板塊的快速發展對研發板塊形成了擠出效應,導致企業業務中心逐步從“科”向“商”傾斜。即便是從科研板塊來看,也存在不同創新任務的結構性調整,科研任務安排由原來的超前布局、前瞻研發,發展為適應當前需求的針對性、應用性技術攻關,長時間的基礎性、公益性、風險高的共性技術研發動力機制缺失、功能弱化。 二是投入機制缺失導致無力搞科研。共性技術研發難度大、周期長,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大量科技成果從工程化研發到產業化應用,也需要經費解決產品穩定性、一致性問題。隨著轉制院所從事業單位轉為企業,財政全額兜底科研經費的支持模式也徹底改變。原先國家用于支持共性技術研究的科技三項費用和工業行業科研基金停撥。而這些轉制院所體量小、底子薄、盈利能力差,有限的投入導致高水平、系統性的研發活動難以組織。轉制院所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以研發投入強度10%計算,全年可用于研發的資金僅為100多億元,僅相當于建設一條大規模的12英寸大硅片生產線的投資。有限的投入導致高水平的研究難以組織,造成了創新鏈的缺失和斷裂。 三是人才流失嚴重削弱科研能力。轉制院所曾是我國科技資源和科技人才的高地,但轉制以來科技優勢和人員優勢逐步喪失。研發人員不斷的流向商業性央企、地方大型國企、民營企業等。同時,科研人員追求短平快項目,共性技術研發人員短缺問題更為嚴重。 四是跨界競爭使生存環境更為嚴峻。當前,轉制院所發展面臨著高校、中科院及行業龍頭企業的兩頭“擠壓”。一方面,高校、中科院向后延伸涉足共性技術研發,而且高校經過“211”“985”“雙一流”等工程建設,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研發設施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一方面,行業龍頭企業也向前延伸擴展共性技術研發領域,紛紛獲批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與此相比,轉制院所科研條件和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五是現行政策制度難以滿足創新需要。目前的國資監管體系是在做大做強國有資本、實現保值增值的原則框架下設計的,還不能完全適應企業創新發展需要。如經濟效益指標仍是企業考核的重要指標,薪酬分配體系難以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責任追究體系導致企業不肯背負虧損壓力高強度投入研發活動。此外,轉制院所內部管理也有待完善。如,尚未建立起市場導向的研發體系、人才選聘機制和薪酬激勵機制,科研資源分散化、碎片化現象嚴重等。 綜上,轉制院所忽視共性技術的長期投入和持續積累,原始創新能力難以形成,科研能力持續下降,共性技術研發功能不斷弱化,我國行業技術儲備、工業原創性技術缺失問題也凸顯出來。 四、加快科研院所改革,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的建議 當前,全球經濟艱難復蘇,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相互疊加,發展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加。美國通過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貿易壁壘等多種方式遏制我大國崛起,嚴重危及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安全穩定。亟需深化轉制院所改革,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加快共性技術供給,夯實工業基礎能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是加強系統謀劃,完善頂層設計。加快制定共性技術發展規劃,完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推動研發機構以共性技術研發為核心,以產學研用合作為依托,以產業技術集成為紐帶,以成果轉化為目標,將技術能力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二是明確戰略定位,回歸公益職能。創新鏈中不同主體要各司其職、各就其位。高校解決基礎理論和原理驗證問題,科研院所提供共性技術、應用基礎技術,企業開展產品制造和產業化,產學研合作實現協同創新。要立足于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明確轉制院所的公益職能,使其成為共性技術研究、行業創新高地建設的骨干力量。 三是整合戰略資源,建設公共平臺。以具備能力的轉制院所為依托,統籌行業創新資源,加快工業技術平臺建設,重塑共性技術供給體系。并以此為契機推動轉制院所分類改革,加強一批工業基礎技術、戰略前沿技術研發院所,劃轉一批應用技術研發院所,合并一批不具備公共科研能力的轉制院所。 四是加大財政支持,形成長效投入。加快探索中央財政、國有資本金、國家科技專項支持共性技術的長效機制。特別是加強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實驗室的支持力度,為共性技術研發機構積累科研實力、穩定資金來源、壯大人才隊伍提供保障。 五是進行政策松綁,激發創新活力。弱化或取消轉制院所經營業績考核,突出共性技術研發及行業進步貢獻考核。在科研投入、工資總額、員工激勵、人才引進、國際合作、科研條件建設、成果轉化與價值共享等方面,給予轉制院所一定的主動權。建立健全創新容錯機制,實施容錯負面清單制度,營造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劉甲.產業共性技術供給的PPP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 2.卓麗洪,賀俊.產業集群共性技術供給機制的比較分析[J].經濟縱橫,2017(07). 3.申海燕.加快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21(07). 4.秦國靜.縱向協同下產業共性技術可持續研發及政府補貼策略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21. 5.任海英,王文娟,我國共性技術研發的組織方式分析[J].企業活力,2011(01). 6.李紀珍.產業共性技術:概念、分類與制度供給 [J].中國科技論壇,2006(03). | |||||
相關鏈接
- 蘇于群 施麗宣 | ?我國陵寢類...2022-06-06
- 夏雪 | 讓中咨人才都發起來2022-06-04
- 劉萬新 | 堅持底線思維 筑牢城...2022-06-03
- 申海燕 | 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面...2022-05-26
- 徐成彬 | 第三座里程碑引領基礎...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