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視界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助力農林水利高質量發展
| |||||
| |||||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 助力農林水利高質量發展 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黨支部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黨支部學習貫徹公司黨委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施意見,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農業農村、鄉村振興、水利事業、自然資源、生態文明、海洋發展等方面緊密結合,研究具體落實舉措。部門主任、黨支部書記鄒滌強調,支部全體黨員要持續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政策謀劃、加大工作力度,并要求全支部黨員同志以“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 全力推進農林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展學習研討。 農業農村篇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建設農業強國 農村農業處 陳林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黨支部書記鄒滌帶領支部全體黨員同志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結合我主要從事農業農村相關工作談一談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既論述了推進鄉村振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又全面部署了當前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抓緊落實的各項主要任務,報告對于鄉村振興的論述,內容全面又言簡意賅。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只有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重大方針來遵循,才能加快補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農業這條短腿、農村這塊短板,實現“四化”同步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途徑。城鄉融合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農村自身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近幾年中央各部委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等農業園區建設,均是通過政策引導產業融合發展的體現;另一方面只有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才能發揮好鄉村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實現鄉村應有的價值?!皶惩ǔ青l要素流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條件。很長一段時間內,鄉村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長期處于單向流往城鎮的境地,而要素持續流失,是造成鄉村發展不充分的一大根源。 報告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為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必須是全面振興,不能搞“一俊遮百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支撐;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只有在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五方面都實現了振興,才是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 報告明確提出的總目標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真正的農業強國,在世界上則是屈指可數。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不成為農業強國,在吃飯問題上還會被人“卡脖子”,那么我國對自身的現代化建設就會難以真正掌握主動權。因此必須守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這個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報告還對鄉村振興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八項主要任務做出了全面部署。 一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我國糧食生產還存在資源環境約束、結構性短缺、區域性不平衡等矛盾,要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突出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著力破解糧食生產結構性、區域性等矛盾,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應加快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構建糧食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發展,形成大糧食、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二是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樹立大食物觀,就是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要求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構建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區域布局。我國在設施農業方面有后發優勢,通過智慧農業、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等生產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三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充分了解地方特色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加收入。鄉村產業必須有特色,當地經濟發展才會有起色,通過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群眾致富才有盼頭、幸福才有奔頭。我國農村遼闊,每個鄉村特色各異,發展產業也不能搞“千業一面”,需根據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種養習慣,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因地制宜突出優勢特色主業。 四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脫貧攻堅要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堅決杜絕返貧的基礎上,帶動脫貧戶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其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五是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過程中,需保留鄉村自身特點的同時提升鄉村的現代化水平,通過對公共服務的有益補充提升鄉村的人居質量。進一步縮小城鄉居住環境差異,使得農村成為與城市互補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養老等需求,最終實現城鄉共同發展。 六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推進農村合作經營,在理念上要打破傳統的觀念,創新農業經營模式,走標準化、規?;彤a業化的發展道路。 七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讓農民對集體資產和財產權利更加清晰,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發展高質高效,助力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八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要以創新驅動農村金融發展,不斷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推進金融制度、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構建可持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和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作為一名主要從事農業農村規劃相關工作的普通黨員,要將持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相結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囑托,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政策謀劃、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投身三農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生態文明篇 腳踏實地 不負年華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生態處 趙志江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氣勢磅礴,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關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論述,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中咨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建設國家高端智庫和世界一流咨詢機構,作為一名生態建設領域的工程咨詢人員,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面向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需求,努力練就建言獻策過硬本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這要求我們要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學習領會生態文明建設新的歷史任務和重大意義。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強對綠色低碳發展、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碳達峰碳中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的學習和思考,密切跟蹤中辦、國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出臺的政策文件,提升對重大需求重大問題的洞察力和敏銳度,努力培養和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結合咨詢業務工作實際,提出高水平、高實效的政策建議。 二、聚焦生態環境科學前沿熱點,持續強化知識體系更新迭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的科技支撐水平顯著提升,但跨平臺、多尺度、多學科信息融合力度不足,部分自然生態系統修復的主要機理和核心技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在今后工作中,要跟蹤森林、草原、河湖、濕地、荒漠、海洋等典型自然生態系統的學術前沿,研讀最新的國內外生態領域的高級別學術期刊,關注中國生態學會、中國林學會、國際林聯等機構組織的高水平學術會議,聚焦生態環境建設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更新迭代現有知識體系,為業務咨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錨定生態保護修復主責主業,不斷提高行業咨詢服務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中咨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承擔了大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和地方政府委托的與生態保護修復相關的咨詢論證工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依據,積累了豐富的咨詢服務經驗,在業界贏得了良好口碑。在今后工作中,要發揮傳統優勢,緊緊圍繞《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和生態保護修復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錨定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關鍵領域,努力開拓市場業務,提升咨詢服務質量,樹立專業咨詢品牌,為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智慧。 海洋發展篇 規劃引領創新驅動 建設特色海洋強國 生態處 張凱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黨的二十大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海洋事業發展作出了安排,指明了方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將具體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安全保障三個方面,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一、創新引領,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在沿海地區。目前,我國海洋經濟重心與國民經濟重心高度重合,自北向南形成了環渤海、江浙滬、珠三角三個海洋經濟集聚區。海洋經濟的種類主要有港口航運、海工裝備制造、油氣礦產開發、捕撈養殖、文化旅游、海洋新能源等主要類別,同時包括科研、教育、勘探、環保、管理等為其提供服務的行業。海洋經濟存在核心競爭力不強、發展質量不高、發展不均衡等問題。要解決以上問題,首先需要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海洋經濟質量,在智能航運、裝備制造、海水養殖、油氣開發等海洋經濟核心領域開展科技攻關,提高海洋科技成果和其他領域科技成果在海洋經濟領域轉化率,提升科技成果對海洋經濟的支撐作用,均衡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投入比例,科學考核海洋科技成果水平。其次是推動海洋經濟走出去。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在船舶制造、港口建設、臨港工業區開發等領域,輸出中國產能,實現標準技術走出去,設施體系建起來,資源財富流進來。再次是均衡海洋經濟區域分布。我國海洋經濟整體呈現南強北弱的特點,在政策支持、項目落地等方面對北方給予適當的傾斜,集約環保開發北方海岸線,促進海洋經濟區域間的均衡發展。 二、陸海統籌,促進海洋生態持續性好轉 根據多年的《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統計,雖然我國開展了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入海排污口整治、渤海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專項或區域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但是局部海域總氮、總磷超標等現象仍然存在。涉海工程建設,大規模粗放式的圍填海等,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不僅對沿海省份的居民生活造成影響,也嚴重制約了我國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不僅僅是沿海區域的責任,需要流域、區域協同努力,需要在技術、資金、產業上共同發力,嚴格控制入海排污口,河流、海上活動對海洋的污染輸入,提高對赤潮、藻華等水質風險事件的機理研究和應對。 三、擔當作為,有力維護海洋利益安全 海洋安全主要體現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權益維護,海上搜救,海上突發事件應對。在南海海域,油氣資源豐富,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巨大,需要加強對島嶼和油氣資源保護,實現可持續開發利用。隨著海上經濟活動的不斷增加,船舶失事,溢油事故仍不時發生,需要加強海上應急搶險能力的建設,優化職能機構設置,提升船舶裝備的配備,強化北斗通信應用,提升人員的技能,綜合提升海上應急搶險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海洋生態環境。 四、互利共贏,建設中國特色海洋強國 中國特色的海洋強國是“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可或缺的一環。黨的二十大為我國海洋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以本職工作為基礎,規劃引領,創新驅動,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然資源篇 踔厲奮發 繼往開來 為服務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自然資源處 袁振倫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期間,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通過電視全程觀看會議,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當地的二十大報告。會后,通過進一步學習,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讓我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匯報學習體會。 一、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重大意義和會議主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意義非凡,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主題是大會的方向、報告的靈魂,黨的二十大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報告主題鮮明、內容全面、新意突出,明確了走什么路、舉什么旗、以什么樣的思想認識、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繼續學習領會報告精神,緊緊圍繞大會主題,準確把握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理念,以飽滿政治熱情和良好工作狀態投入到工程咨詢事業中。 二、主動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咨詢業務相結合 報告總結了十年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咨公司作為國家高端智庫,深度參與國家各項重大工程,在過去十年間,領導和同事們參與了“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鄉村振興等一系列項目,為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件大事獻出了中咨力量,身為中咨公司的一員,我感受到了強烈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一名生態領域工程咨詢工作者,這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下階段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快補齊生態環保設施短板,不斷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協同推進構建赤水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奠定堅實基礎。 三、勇于擔負新時代青年職責使命 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一名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踔厲奮發,為公司加快建設國家高端智庫和世界一流咨詢機構添磚加瓦,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做出更大貢獻,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水利事業篇 砥礪前行 乘勢而上 助力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水利處 邢智慧 黨的二十大為全國人民繪就了一幅更加美好的宏偉藍圖,闡明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提出了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歷史責任。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所做的報告后,我倍感振奮、倍受鼓舞,同時也對今后自身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一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在這歷史性時期里,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實支撐,這是中國之治下水利治理的驕傲。 二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以此為根本遵循,沿著新時代新征程水利事業發展方向,牢記“國之大者”,科學研判時與勢,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科技引領,堅持深化改革,繼續秉承“公正、科學、可靠、敢言、多謀、慎斷”的中咨精神,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做好水利咨詢研究工作。 三是把水利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動,敢在刀上磨,勤在事上練,在復雜環境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經受鍛煉、成長成才。錘煉品質修為,做到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鍛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為祖國水利事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注:文中圖片由作者及景峰、吳亮等提供,水利事業篇中圖片來源于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有限公司網站。 | |||||
相關鏈接
- 張雪飛 伍迪|基礎設施項目合規性...2023-01-16
-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 構建國有...2023-01-10
- 李開孟 等 | “工程價值論”研...2023-01-09
-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 | 我國生態...2023-01-06
- 徐成彬 張蓉 牛耘詩 | 經營權...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