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建議
美國推行新產業政策或導致全球逐底競爭
| |||||
| |||||
4月18日,美國深具影響力的智庫外交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出版的雙月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布由大衛·卡明 (David Kamin) 和麗貝卡·凱薩 (Rebecca Kysar)撰寫的題為《新產業政策的風險——如何阻止全球逐底競爭》的文章,指出在美對中俄大國競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稅收激勵和其他形式的補貼現已成為美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供應鏈安全戰略的核心部分,以《通脹削減法案 》(IRA) 和《芯片科學法案》為代表的政策已經構成拜登政府的新產業政策的主要組成。 文章認為,此類新產業政策造成了圍繞稅收和補貼的代價高昂的新競爭,在歐洲大陸的戰爭和與中國日益緊張的關系中,美國的補貼政策可能會與親密的盟友和伙伴造成經濟裂痕,這也伴隨著外交成本。 對此,在拜登政府成功啟動多邊全球最低稅的基礎上,美國需要一種更可持續的合作模式來應對中國和其他全球競爭對手構成的經濟威脅。例如拜登政府于2021年10月與近140個國家達成的建立全球最低稅的協議就屬于一種正和博弈。此外,為實現這些長期目標,美國需要擴大其經濟政策工具包,使其超越目前補貼,并擴展到芯片和清潔能源以外的領域,包括生物醫藥領域,以進一步加強關鍵行業合作。 文章進一步指出,為避免出現補貼競爭的情況,美國及其合作伙伴可以采取多種戰略。例如,如果主要國家同意采購藥品是國家安全和健康的關鍵優先事項,他們可以為任何國家的生產提供協調補貼,前提是國內監管機構可以進行適當的監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不產生新競爭的情況下保護脆弱的供應鏈。這種方法可能很難實現,即使它在理論上很有吸引力?;蛘撸A盛頓可以推行協調一致的關稅,與美友好國家對來自中國生產的關鍵產品加征關稅并將生產轉移到友好國家或者地區。 文章首先指出,2021 年10月,拜登政府與近140個國家達成協議,建立全球最低稅,實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協議對企業征收最低 15% 的稅率,有望結束已持續數十年的破壞性國際稅收競爭。在現有制度下,大型跨國公司被鼓勵將利潤轉移到低稅收管轄區以在全球范圍內避稅,各國都試圖以低于對方的價格來吸引這些公司,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稱之為“全球逐底競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各國政府都認識到,除了企業本身,幾乎沒有人能贏得這場競賽,而且如果大多數國家同意結束這場基本上是零和游戲,他們的境況會更好。簡而言之,新的全球最低稅是合作而非競爭的突破。 文章認為,拜登政府也認識到有必要通過企業稅收優惠來鼓勵某些關鍵領域的經濟活動。在美與中俄關系日益緊張之際,稅收激勵和其他形式的補貼現已成為美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供應鏈安全戰略的核心部分。這些工具是 2022 年通過的兩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的主要焦點,即通脹削減法案 (IRA) 和芯片科學法案。 文章提出,現在的問題是,這項新的產業政策是否會引發一場反對朋友和盟友的適得其反的補貼競賽,或者吸取全球最低稅的經驗,取而代之與他們合作實施。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取決于電動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地,并且根據頒布的規定,可能會將歐盟的生產排除在大部分補貼之外,威脅到美國的歐洲盟友認為的關鍵行業。芯片科學法案尋求利用補貼將半導體生產從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轉移出去,這也可能威脅到日本、韓國和歐洲的生產。如果不與盟友進行新形式的合作或協調,美國的這些措施可能會引發一場破壞性的較量。歐洲和其他地方的領導人已經在用自己的競爭性補貼做出回應,在西方對供應鏈中斷和大國競爭日益擔憂的情況下,未來幾年采取更多此類措施的壓力可能會增加。即使是現在,仍有人呼吁華盛頓在從制藥到造船等其他領域實施類似的補貼和其他措施。 文章分析指出,圍繞稅收和補貼的代價高昂的新競爭并非不可避免。通脹削減法案中一些最大的清潔能源補貼融入了國際合作的重要元素。拜登政府一直以來就關注全球合作的必要性,試圖同時實施以上兩項法案。但華盛頓需要使用各種工具來確保其行動不會在盟友和可信賴的貿易伙伴之間引發新的競爭。這可能意味著將工具包擴展到補貼之外。 對此,文章建議,在拜登政府成功啟動多邊全球最低稅的基礎上,美國需要一種更可持續的合作模式來應對中國和其他全球競爭對手構成的經濟威脅。他們要么找到新的合作方式來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確保供應鏈安全和應對共同挑戰,要么各自應對這些挑戰并相互競爭,而冒著新的競爭風險最終可能阻礙這些目標的實現。 內容主要整理自外文網站相關資料,僅供學習參考,歡迎交流指正!文章觀點不代表中咨智庫觀點。 | |||||
相關鏈接
- 值得關注的氣候技術——綠色氨2023-05-09
- 鞠傳霄 |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2023-04-26
- 李素曉 | 氣候變化對長江流域生...2023-04-25
- 劉佩、楊永平 | 推動城軌TOD...2023-04-19
- 馬淑杰、張英健、羅恩華 | 關于...2023-04-11